前阵子了解了一些印刷相关的知识最近准备整理分享一下😄部分参考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随时联系我删除~
文件导出前的关键检查
在文件导出前,做好检查工作能避免后续印刷中的诸多问题。
文字转曲
为避免文件传输到其他电脑后,出现字体无法识别或字体不存在的情况,一般在制作文件后会全选文字部分并转曲。遇到书籍杂志等文字较多的文件不便于转曲时可以选择在输出时嵌入字体。出血设置
为避免成品露自边或裁到内容,一般在文件设计时需要设置出血线。常见出血线为3mm,但需要考虑纸张等因素和印刷单位确定具体的出血,一定要保证相关元素要在安全线内。色彩模式设置
印刷品设计时,为保证成品不存在误差,颜色模式应设置为CMYK,另外需要注意其他有没有需要设置为专色的。图像输出分辨率
需要印刷的图像应该从一开始就按规范选择,平面印刷图像须保证分辨率在300像素以上,才能保证成品的清渐度。过低的分辨率会令印刷效果模糊,难以识别。关于图片嵌入
这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动作,如果需要将文件传输到其他电脑,这个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完稿后可以点选窗口>链接,选择为嵌入的图片。另存为时注意勾选包含链接文档的选项。工艺标注
工艺标注也是在设计或是完稿时会遗漏的部分。首先把要做的工艺分层出来比如:模切、烫金、局部UV等,最后加上标注工艺,这样印刷厂在打开稿件时就清渐明了也节省了沟通成本。
常用的分辨率
在设计阶段就需要根据最终的印刷需求来确定图像的分辨率。如果设计的图像分辨率过低,可能会导致印刷效果不佳
PS:分辨率越高越好,要看你用在什么场景
常见的工艺
现在工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纸墨印刷了,活花的很多不过也确实很出彩
香味印刷:将香料封入胶囊中,在按照需要渗入油墨;
夜光印刷:利用荧光颜料实现:
感温变色印刷:感温变色油墨可应用于丝网印刷;
点字印刷:一般采用纸张和塑料薄膜,方便盲人摸读及增强纸张防水性。
PS:活越花价格越贵,做之前一定要预算好~
关于专色印刷
专色印刷是指使用黄、品红、青、黑以外的油墨复制原稿颜色的工艺在包装印刷中,常用于印刷大面积底色。专色油墨是预先混合好的特定颜色,如荧光黄、珍珠蓝、金属金银色等,不依赖CMYK四色叠加混合,专色印刷颜色更加鲜艳且稳定,一般为局部使用,且需要配合相应的专色色卡。
说白了就是墨水更贵,且需要提供CMYK的色值给到印刷厂
我们在用印刷专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每批次的印刷产品颜色都一样,否则每批颜色不一样会让客户觉得不专业后者是盗版的😄。
印刷颜色按照单价排序为:专色>四色印刷>单黑,其中专色数量越多,单价越高
关于印刷纸张
纸张的选择是比较优先要考虑的部分,纸张的厚度、纹理、颜色均会影响到设计图像传达的感受。做之前要想好或者多打样吧~
PS:纸张的种类有很多我在网上扒了几个,具体的还是自行搜索下吧,过阵子我就看看有没有时间弄个专门的介绍😂
涂布纸:可以简单理解为光面纸,纸张有较强的色彩还原能力,缺点是可能会造成反光。
非涂布纸:可简单的理解为哑光纸,特点就是手感好有纹理质感且不反光,适合阅读。缺点就是吸墨量大,色彩还原度不如涂布纸
纸张是以克(g)或克每平方米(g/m²)来计算的,但并不是纸越厚,质量就越好。不同的印刷品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克重的纸张,如名片、宣传单页、手提袋等都有常用的纸张克重范围。
一些印后工艺
常见的印后工艺击凸、烫印、折痕、压凹、覆膜、打孔、上光 UV、模切、激光镂空雕刻、装订、包装、食品级印刷、点字印刷。
特殊的印后工艺撕纸压痕、虚线刀打孔、刮刮膜、镭射、边缘上色、刺绣、辘金边、插舌、啤形、过胶、亚克力印刷、压纹、全息印刷。
PS:表面工艺按照单价排序为:烫金>逆向磨砂>过哑膜>过光膜>过哑油>过光油>局部光油/哑油
附:一些黑话
图像:由像素点组合而成。
图形:矢量的,只保存算法和特征。
转曲:创建轮廓,为避免在输出的时候因为缺字体而出错,输出前把文字从可编辑转为不可编辑的图形。
出血:印刷时为保留画面有效内容预留出的方便裁切的部分,指加大产品外尺寸的图案,在裁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通常情况为3mm,以使在修整裁切或装订时允许有微量 的对版不准。
啤(bie)线:也称为刀版线(切版),用于指示裁切部位的线条。啤线是不输出的,一般是由版房的人制作的,也有的直接出激光版。
P数:P是page的简称。一面既可称为1P。
网线: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通常为150线。线数越高,精度越高。
附:印刷常用的输出格式
目前PDF是提供客户与印刷之间进行沟通最方便的文件格式,如果需要提供编辑文件推荐TIFF或EPS,PSD等格式文件。
部分内用来自:
优设:https://www.uisdc.com/
必应:https://cn.bing.com/search?q=%E5%8D%B0%E5%88%B7
参与讨论